《文化創意004》:對古建筑進行異地重建或易地重建都是違法行為
發布日期:2018-09-30???點擊量:
次
文章來源:中原古民居 作者:金 鑫
近來人們討論很多關于古建筑保護的問題,原址原地保護大家都沒有意見,但最近網絡上又冒出一個觀念:異地重建,或易地重建。
異地重建也好,易地重建也罷,其實對古建筑來說都是破壞,都是違法行為。
2015年7月3日,央視新聞播發了:《三部門要求禁止擅自拆除和異地遷建傳統建筑》

新聞指出:
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部、公安部緊急下發《關于堅決制止異地遷建傳統建筑和依法打擊盜賣構件行為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主管部門抓緊開展傳統建筑調查建檔和掛牌保護工作,禁止擅自拆除和異地遷建傳統建筑。這是我國首次加強對非文物的古建筑的保護工作,也是第一次正式對倒賣盜賣古建筑構件等現象說“不”。
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趙暉表示,這種現象蔓延下去,是對全社會越來越強保護傳統村落這種公眾意識的踐踏。傳統民居是我們國家重要文化遺產的一個代表方面,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現在倒賣、異地拆遷,只是一味去追求經濟價值,是對其他更為重要的幾個價值的抹殺。
其實,近年來古建筑被買賣的新聞我們時有耳聞,2013年明星成龍將四座徽派古建筑贈送給新加坡一所大學的新聞,更是引發了社會的熱議。把山西的古建筑買來搬到廣東去,聽起來好像對古建筑的保護,可為什么這一次三部門要對這個事情說“不”呢?
既然國家已經三令五申對古建筑不允許異地重建,那怎么又會冒出“易地重建”的思潮呢?讓我們來細細的剖析一下吧。
所謂的異地重建也好,易地重建也吧,都是打著經濟建設的旗號,來破壞古建筑。無論什么理由,拆除古建都違法的!
也許有人會問:
1、整個村莊都拆了,留那么一座兩座老房子還有什么意思?
2、如果一個村落大部分民居都已翻新,卻還殘留著一座祠堂,一座戲臺,兩三座民居,很經典,又很有歷史文化價值,怎么辦?在一個已經“改天換地”的環境里,孤零零的一兩個老民居很難保存,最適合的方式正是露天博物館,也就是把這些散落鄉野的零散又珍貴的民居收集起來,加以集中地保護與展示。
我們的回答:
強烈呼吁原址原地保護古民居,把真正原汁原味的傳統建筑留給后人。
一些人所謂的異地重建、易地重建保護方式,基本上是打著保護的旗號去拆除古建筑。要知道重建一座古建筑,其一成本何其高,二是失去了建筑的原來歷史韻味,三是古建筑的地域性消失了。所以古建筑異地重建只適合某些極其特別的情況,不宜做為古民居保護的一般模式來推廣。
有人不理解:為什么不能拆除老房子,甚至對一些孤零零的一座單座建筑也不能異地重建、或易地重建,我們認為理由如下:
1、古建筑是歷史發展的見證,是地埋坐標,是人類文明的標志。
2、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習近平)
3、保護古民居、古建筑是對祖先的一種敬畏。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4、古民居、古建筑所富含的韻味、美感是我們生活的藝術營養,通過它我們能夠看到古人的聰明與智慧。
5、古民居、古建筑的保護能夠讓我們生活更穩定、更幸福。避免大拆大建所帶來的污染及霧霾。
6、古民居、古建筑的保護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建筑教科書,讓我們的建筑師們能夠在傳統建筑風格的基礎上繼承和發揚。去建造更多宜居、舒適、美觀、牢固的百年千年建筑。
7、古民居、古建筑的保護也給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會給當地帶來豐厚的旅游收入,解決農民因為失去土地而無事可做的局面。
8、一些名人故居(比如韓鳳樓故居等)、一些革命歷史建筑、一些日軍侵華的設施,等等,都可以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9、一些獨棟的古民居、古建筑,經過修繕之后,可以做為文化小游園、街心景點來利用,使我們的身邊隨時可以感受到歷史與文化的汾圍。
10、保護古民居、古建筑的益處還很多,這里需要更多的人們來參與保護。
11、歐美很多國家在歷史文化建筑遺產保護方面的很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而不是因為日本建有古民居博物館,我們就去盲目的照搬照抄!